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,讲CPU功耗的,感觉这样的干货还是很不错的。
以下是文章内容:
首先需要澄清的是,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是IC之神-rabaey。rabaey之名无需赘述,上过微电子课程的童鞋想必都被这本《数字集成电路——电路、系统与设计》折磨过,你们的苦难就是拜他所赐。
大神写了新书《low power design essentials》(也不算新,09年的),讲低功耗设计的,今天讲的内容出自该书第一章。
之所以讲第一章,是因为后面的内容没人看得懂。
我们都知道,低功耗设计很重要,尤其是对于移动端处理器以及嵌入式系统。但是功耗对设计究竟影响到了什么程度,相信很多人并没有明确的定量的概念。而rabeay在第一章用一系列数据告诉了我们Power是怎么影响芯片设计的。
上图是统计了近年来主流微处理器(MPU)和DSP的平均功耗。可以看到95年之前,每3年功耗增加4倍;95年之后,每3年增加1.4倍。同时95年前后,移动端应用的快速发展,出现了低功耗处理器的新分支(向下的灰箭头)。
为什么在95年会有功耗增长率减半这个突然变化?因为95年开始,工业界放弃了5V固定电压的设计模式,开始采用等比降压的设计模式。什么叫5V固定电压设计?就是说,早先的处理器供电电压是5V,随着工艺尺寸不断减小,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降低,理论上供电电压也可以减小。但是电压减小意味着晶体管开关速度变慢,IC厂商为了性能考虑,在设计时,即便采用更小的工艺尺寸,照样会保持5V供电电压,带来的后果就是功耗增大很多。什么叫等比降压?就是随着工艺尺寸的缩小,等比例的缩小chip电压。95年左右就是该方案的开始。
上面这张图展示了90年开始芯片电压是怎么变化的。95年之后,在0.35um的工艺中开始采用3.3V供电,此后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,供电电压也开始不断降低。在180nm的时候,电压降为1.8V。在130nm的时候,电压降为1.3V。当然了,工艺尺寸2016年已经到达14nm,chip电压可没有降到0.14V。所以,实际情况是随着工艺尺寸进一步减小,chip电压再往下降已经非常困难了。因此,最近几年再次出现了工艺尺寸不断缩小,但是供电电压基本不变的趋势。
为什么工艺尺寸缩小,就一定要降电压?这个就得说到功耗密度(每c㎡的功率)。
上图展示了功耗密度的变化趋势。可以看到,95年之前,chip上的功耗密度与k成3次方正比,95年之后,随着chip供电电压降低,功耗密度开始与k成0.7次方正比。k是工艺尺寸缩小因子,典型值是1.41。为什么是1.41?这其实是摩尔定律决定的参数,反映了工艺尺寸的演进的跨度。180nm的下一代工艺是130nm,180/130就大约接近1.41。
说了这么多,目前我们知道的是,尽管芯片工艺尺寸不断减小,chip的电压也在不断降低,但是功耗密度仍然在不断增加,但是究竟会达到什么程度?
上图给出了直观的对比。当然了,这是一个很惊悚的图,大概是说按照目前功耗密度的趋势,大概2004年功耗密度将跟核反应一样的程度。2008年达到火箭尾焰的程度。看到这里,我不由得掐指算了算,咦,今年好像2016年了。
上图当然是危言耸听。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从2004年开始,如果不遏制持续增长的功耗密度,芯片设计将变得不太可能。至少,封装将不太可能。现在的设计普遍认为,功耗密度高于150W/c㎡是应该极力避免的,除非说你完全不在乎封装的成本。
150W/c㎡是个很大的数了,一个2c㎡的chip 能允许的是300W。想象一下指甲壳大小的chip是个300W的热源,有多烫简直不可想象。当然实际的chip远远不到这个功耗就已经烫的不行了。
上面这张图终于给出了我们最关心的主题。根据估算,在20nm工艺下,以前的45nm处理器如果采用1.2V供电,不考虑散热的话,其实运行频率理论上可以达到30GHZ。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功耗密度达到惊人的20KW/c㎡,远高于太阳表面的功耗密度。即便运行频率达到10GHZ,功耗密度也达到5KW/c㎡,比火箭的尾焰还热。所以从散热考虑,实际的处理器运行频率都被限制在10GHZ以内,即便晶体管的速度允许其达到10GHZ。
咦?好像又有哪里不太对。我记得Intel的CPU都可以上4G的频率的。按照10G就是5KW/c㎡,4G也妥妥是800W/c㎡,依然远高于我们的阈值:150W/c㎡。那现在的处理器是怎么上4G频率的呢?
这张图给出了解释。对于2cmx2cm的处理器,供电电压假设为0.6V,系统频率假设可以上10GHZ,那么将会有一个极大的功耗密度。但是我们把条件放松一点,对功耗密度除以5(够仁至义尽了),最终总功耗也有4kW。如果要将chip的总功耗限制在200W,结果就是:整个chip将在任何时候只能有5%的门电路翻转。其余的95%必须不消耗任何功耗,连漏电流也不能有。
这就解释了要满足功耗密度限制,如果想做高性能,你必须牺牲什么。那就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逻辑能够翻转。
基于以上我们看到了功耗密度对处理器的限制究竟有多大。由于阈值摆在那里:150W/c㎡,所以处理器的频率以及晶体管翻转率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。即便晶体管速度允许达到10GHZ,带来的功耗密度也完全不可容忍。想要提高频率,在总功耗一定的情况下,就只能减少晶体管翻转率。
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报道,某科研机构研制出来了新的晶体管,速度达到几十G乃至上T赫兹,有望改变计算机前景,而对其功耗只字不提。事实上,根据上述介绍,在不改变性能/功耗比的前提下,这些都是扯淡。未来的工艺技术,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更快的开关,还需要在更低功耗下的开关。
当然,还需要更好的封装技术。
比较坑爹的是,封装是有成本的。对于处理器来讲,普通的塑料封装,成本可能只有几美元,但是总功率必须低于3W;高性能的封装,可以允许功率密度达到100W/c㎡,但是需要十几美元的成本。再往上,封装成本越高。
因此,现在的处理器设计其实是一个悖论:想要处理器的性能更高,就必须降低某一频率下的整体功耗。因为只有整体功耗更低,才能允许核心运行更高的频率,才能允许更高的性能。IC设计早已经过了那种性能提高功耗也提高的粗放式增长年代了,在总功耗一定的情况下,性能就是看谁对功耗运用的更合理、更节省。同样的工艺,intel的CPU能上4G散热照样hold住,别人家的CPU则只能上2G或者3G,弱势就很明显。
换句话说,芯片设计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:芯片性能要稳定提高,但是功耗却不能更高,这可真是难啊!在摩尔定律尚未终结的时候,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减带来的福利使得这个目标或许不难达成。但是假如工艺尺寸无法继续缩减,漏电流也无法进一步改善,芯片性能还能有提高吗?未来的CPU发展很有可能会是下图的情况,由于总功耗的限制,CPU的性能在有限范围内不断小幅升级,但是终至枯竭,急需新的封装工艺,加工工艺,电池工艺和材料物理的突破,再来一次革命。关于这图,有疑问的只是摩尔定律终结究竟是哪一年,新工艺元年又是哪一年,两者中间有多大的latency而已。
作者:龚黎明
链接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0808891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也转自微信公众号:IC免费课。